Naishen 人生

  • 主頁
  • 山林野趣
  • 裝備配置
  • 壯遊路線
  • 人生散記
  • 走過的地方
  • 好站連結
  • ig
  • …  
    • 主頁
    • 山林野趣
    • 裝備配置
    • 壯遊路線
    • 人生散記
    • 走過的地方
    • 好站連結
    • ig

Naishen 人生

  • 主頁
  • 山林野趣
  • 裝備配置
  • 壯遊路線
  • 人生散記
  • 走過的地方
  • 好站連結
  • ig
  • …  
    • 主頁
    • 山林野趣
    • 裝備配置
    • 壯遊路線
    • 人生散記
    • 走過的地方
    • 好站連結
    • ig

Naishen 人生

人生四十

為何而忙?為何而活?

· 人生散記

 

Section image

2020/2月 為靜巷使用多年的茶席做一點改變,同時換上了一盞銅燈

已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在此紀錄生活

當初一起辛勤寫作同伴們寥寥無幾 幾乎消逝殆盡

所謂的部落客已逐漸被 Youtube . 網紅這類名詞替代
 

當前流行的網路社交工具 簡短的訊息 已足以傳遞給大腦的高強度刺激

大概就跟當年電視走入全民家庭生活時帶來的衝擊一樣

單純的視覺與聽覺接收 還來不及消化 訊息已經不停地放進了腦海裡的抽屜

有點破碎和凌亂 

與此同時 

慢慢地 我也能辨別和體會

不同世代間因為成長背景年代不同 清楚劃分出的界線與辨識度 

以及鮮明的人格特質
 

如今想保有生活的節奏 感受生活的滋味 

維持一些已被歸類為舊時代的喜好或者興趣 無疑是最佳選擇

例如 泡茶

打掃環境

梳理花草樹木 澆水換盆

在陽台或者院子乘涼

睡前讀書

聽廣播

不定期調換家中擺設 置換燈具

吃完晚飯後出門散步

逛書局


下班走在路上

傍晚裡街燈在瞳孔眼底的光暈

空氣裡的濕氣 風吹拂過臉龐的撩動感

口袋裡的零錢鏗鏘碰撞

塑膠鞋底與柏油路面規律摩擦的聲響

耳裡時不時響起的環境音

暫時斷開網路 才使人覺得活的真切

 

 

 

 

 

 

 

訂閱
上一篇
下一篇
城市裡的一瞬
 返回網站
頭像
取消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